2023招生简章
student recruitment brochure
“十四五”以来,浙江省文旅业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数字化应用更加广泛,融合化改革更加深入。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积极对接“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服务杭州市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的城市定位。为推进浙大城市学院的人才培养战略,构建适应文旅融合、数字赋能的新形态旅游产业的人才培养通道,国际文化旅游学院设置数字文旅特色班。
1
Part.1
培养目标
本特色班以培养新文科时代的数字文旅人才为目标,培养以游客新体验为需求、以科技与数字化为驱动的多元文化认知,熟悉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趋势,具备跨界融合理念、创意思维模式和实践化专业能力,掌握从事数字文旅场景策划、设计、运营工作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新型旅游本科人才,为推动文化和旅游场景数字化、开发线上文化和旅游产品、打造新型智慧文旅服务、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提供有生力量。
为了实现特色班的培养目标,体现培养特色,学生应获得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如下:
一
掌握文化和旅游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数字文旅场景策划的最新技术在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未来社区等多元空间的应用。
二
能够运用创意思维、规划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发现、分析与解决企业、政府在数字文旅领域内的现实需求和实际问题。
三
熟练掌握数字文旅的最新技术,赋能设计、运营和场景传播。
2
Part.2
教学模式
一
教学工作安排
特色班面向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本科大三学生和旅游管理专升本大一学生,以旅游管理为主体专业,鼓励全校其他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交叉修读。课程教学模块安排在第五、六、七学期进行集中授课,《数字文旅场景实务》实践教学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的暑假集中实训三周。
二
学分认定
特色班采用特色方向课程的教学形式,特色班的学生原则上需修读该方向的5门理论课(15学分)与1门实践课(数字文旅场景实务,3学分),所获18学分可以申请认定为专业选修课学分。学分认定工作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向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教学秘书申请办理。
三
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专题讲座、“校内+校外”双导师拼盘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以各项学科竞赛为抓手,突出项目导向和结果导向。
3
Part.3
教学特色
一
打造“数字+文旅”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为特色
以品质体验、主题文化、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内涵特征,构建以未来旅游文化、休闲、健康、智能、低碳、服务等场景创新为重点的数字文旅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契合未来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二
建设“数字+文旅”的一流特色课程内容和教材
联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大学亚太旅游休闲研究院、杭州城市大脑研究院、幸福城市研究中心等部门共同打造数字文旅的一流特色金课,并围绕“数字文旅创新”建设系列教材。
三
提供产教融合的数字文旅实习机会
浙江在数字旅游、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康养旅游优势明显,在发展数字文旅场景方面具有颇为独特的优势。本特色班将联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杭州文化广电旅游局、浙江省旅投集团等文旅机构、头部文旅企业,共同打造数字文旅产教融合平台,共享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办公空间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
四
实行双导师培养制度
本特色班将组建由城市、小镇、乡村、未来社区多元组织的负责人、高管、行业专家所组成校外导师团队,协助校内导师进行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指导。每位校外导师负责3-5位学生的指导工作。
4
Part.4
管理模式
一
选拔方式
特色班将面向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本科大三学生和旅游管理专升本大一学生进行招生,以旅游管理为主体专业,鼓励全校其他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交叉修读。由国际文化旅游学院统一选拔40名优秀学生组建数字文旅特色班项目。
选拔工作包括宣传、报名、初审、确定候选人、面试、确定入选名单。其中,宣传和报名工作在2023年本科第四学期暑假和专升本入学通知阶段进行。学生需在2023年9月10日前递交1份简历说明申请修读数字文旅特色班的理由,提交1份自我介绍短视频。原则上要求本科大三学生的所有课程累计绩点为专业排名前60%,专升本学生的统考排名为班级排名为前60%。在2023年9月11日至9月15日进行初审、确定候选人和面试工作,根据面试成绩,择优录取,确定入选名单。
二
相关证书
特色班学生获得主修专业本科毕业生证书,完成特色班18学分的课程修读要求后,可申请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数字文旅特色班证书”。
特色班学生在完成18学分的修读任务后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经学院统一认定后,可获得“数字文旅特色班荣誉证书”,将优先被推荐至数字文旅龙头企业实习或工作:
(1)“数字文旅特色班”的所修课程平均成绩不低于80分,实践教学模块中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成绩均为良好及以上;
(2)以数字文旅相关领域为主题,作为负责人承担校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者作为主要成员(排名前三)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或者作为主要成员(排名前三)参加学科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或者成功孵化1个数字文旅创新创业项目。
“数字文旅特色班证书”和“数字文旅特色班荣誉证书”不可兼得。
三
退出机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退出特色班:
1.违反校纪校规,受到纪律处分的;
2.累计两门及以上特色课程考核不合格或未按实施方案按时修读的;
3.当学期所选课程未到12学分被退学警示的;
4.因转学、退学等情况离校的;
5.因休学等原因,无法正常修读课程的;
6.学生本人申请退出的;
7.其他特殊原因等。
5
Part.5
师资安排
特色班的师资主要来自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专职教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兼职教师以及文旅部门、文旅龙头企业的资深管理人员等。
6
Part.6
课程安排
一
课程计划
本特色班的修读学分要求为18学分,共开设6门课程,其中5门属于理论教学课程、1门为实践教学课程,具体课程如表1所示。
表1:数字文旅特色班指导性课程计划(本科班)
表2 “数字文旅特色班”指导性课程计划(专升本班)
7
Part.7
实验实践条件
数字文旅虚拟现实实验室。面积约100平方米,通过虚拟仿真和增强现实技术,以浙江省高校虚拟仿真项目为基础,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创建多类型的“景”与多角色的“人”,实现人机互动,完成景区场景虚拟仿真和增强现实教学。
8
Part.8
报名与录取安排
(1)申请者请于2023年9月6日至9月10日期间加入报名群,填写并提交报名表(见附件1)、自我介绍视频至群内文件夹。
(2) 9月15日之前公布录取名单并进行公示。
(3)具体事宜可通过以下方式与咨询负责人联系:徐老师,手机:18668016155
排版|贺昊文
责任编辑|钱程 叶聪颖
审核|陈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