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本是寻常路,却9小时走了30000步

游记|本是寻常路,却9小时走了30000步

2023-09-03 18:17:48  浏览:52  作者:管理员

九月的第一个周末

跟同学约好爬山,还是老路线

鲁班豁—滑翔基地—太行新部落

虽然天气预报多云

注定漫赏不了独属于秋的天高云淡

但我们

还是在6:30选择了坚定前往

上高速,过市区

到达鲁班豁的脚下

——太行山运动森林公园

差不多快8点了

无所谓,我们不急

在时光的消遣中

一边锻炼,一边赏玩

着实已经够美了

抬头看一眼鲁班豁,近在眼前

其实爬上去,也不容易

我们花了大概70多分钟

漫步林间,拾阶而上

或许,早了

一路上并未遇见几个人

几个小女生组团而行,有说有笑

两个大男人席地而坐,气喘吁吁

我们俩只管自顾自地走着

聊聊社会上的复杂

谈谈身边人的八卦

不知何时

汗水早已浸透衣服

山神庙修缮不长时间

看上去崭新

庙里似乎只有一位身体不太好的大娘

正在并不宽敞的庭院里健身

我们东拉西扯地聊了两句

继续前行

至此处

距离鲁班豁还有一半的路程

鲁班豁豁口的正中间

有三间精致的石板房

门头上挂着石板岩供销社的匾牌

这里有故事

昔日交通不便,道路不通

供销社干部职工挑起扁担

凭钢铁一般的肩膀和脚板

将老百姓的生活物资送到千家万户

成就艰苦创业为民服务的扁担精神

将供销点建在大山之上

既是服务的举措

也是精神的弘扬

站在鲁班豁

向东看

如入云里雾里

完全看不见人间真实

换一个方向

向西看

云朵轻盈,青山巍峨

又像极了美不胜收的天开图画

一边是山体壁立千仞

一边是云雾缭绕升腾

我们看得见

云雾缠绕山体

如轻纱笼罩

只有到达与山体平行的高度

便拂袖而去

不留曾经来过的任何痕迹

稍事休息

我们从山脊的东边向北而行

路线不陌生

只是疫情,鲜有人来

茂密的野草和荆棘疯狂生长

掩盖了山路

压缩了空间

山间小路就在悬崖边上

必须时刻小心谨慎

更危险的是

个别路段

就嵌刻在自然生成的岩壁里

连放脚的地方都难找

过去

要胆识,更要踏稳抓牢

将身体倾斜,使重心稳定

惟一万个小心

才能成一个放心

有人在山上放羊

这里大概就是羊群休息的地方

我们一路走来

见路上铺满了一层厚厚的羊粪

但,羊一只没见

这是什么果?

酸枣确定不是

大山深处,人迹罕至

我总是被精美的小景致惊讶到

它们绽放姿容,吐露芬芳

它们美给谁看?

肯定不是我

即使我注意到它

它们也无视我的存在

生命的状态大概如此

活出自己认为最美的样子

其他的,管他呢

这是一处人类活动“遗址”

附近,还有一把烧饭的勺子

搭在插入崖缝的木棍上的垫子

两个塑料袋里,鼓鼓囊囊地不知装了什么

或许

这就是昔日牧羊人的山上“人间”

汛期未了,雨水尚多

渗入山上的水

滴下来

形成珠帘

再积少成多

汇成溪流

从荆棘密布且低矮狭窄的山路上走过

要猫着腰

忍受荆棘刺在身上的痛

承接枝叶落在身上的脏

正好

洗一把

净净身,落落汗

我们确定迷了路

继续上爬前往滑翔基地的路不该这么远

都怨这林木葱茏植被茂盛

然,又有什么办法呢

硬着头皮

沿着北向的路继续前行

似乎是迫不得已的唯一选择

此处是生之转机

我们终于到达通往太行新部落的上山路

虽然疲惫,汗流浃背

但希望在前,未来可期

我们心里到底多了几分坚持下去的力量

和必达补给站的信心

蛇头石已在眼前

它是补给站的迎宾

看见了它

我便知道

翻过它

别有洞天

天,一抹湛蓝

路,一马平川

远眺,那些房子

就是太行新部落

炽热晌午

我们终于不用挨饿了

通往太行新部落的拐角

设立了路标指示牌和导航图

挺细致的

不过,我倒是没有想到

好久不来

曾经的太行新部落

摇身一变成了草木间山舍

车子好多,生意不错

有一个规模大约20人的驴友团

就餐正接近尾声

本来想着点两个菜来两瓶冷饮

然后再吃碗面

结果面是现成的,刚坐下就端上

也好,省了菜

网络不好,冷柜里的冷饮也喝不了

只好每人喝了三碗面汤

补充早已透支的体内水分

临走结账

两碗手工面,两瓶常温绿茶

38块

我在百年柳下

回忆刚来时的颓废模样

短暂休整

洗一把脸,清风送爽

吃面喝汤,填饱饥肠

顿感一点儿不贵

犹如条条祈福绸带

格外鲜红

下一站,滑翔基地

路边的谷穗

弯着头,似乎在烈日的炙烤下

精气神有点蔫

正如我

本该午睡的时刻

却选择了

与烈日肩并肩

还好道路平直

还好绿荫纳凉

与上午攀爬和穿越的苦累相比

现在简直弱爆了

从太行新部落即现在的草木间山舍

到滑翔基地约3公里

我们不急不缓,漫行从容

一路上

或驻足远观青山如画

或伫立闲看花式庭院

或在艳阳下,将一朵盛放的野菊花

从摇曳生姿定格成妖娆常在

滑翔是勇敢者的游戏

不适合我

我是个怂人,连过个吊桥都心慌腿软

恰巧

在滑翔基地,见识了完整的起飞

那是一个姑娘

装备齐整,手持自拍杆

在教练的护送下

展翼,加速,起飞

我听见了她的尖叫

那是超越自我的凯歌与礼赞

何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他们就是

展翅高飞,翱翔蓝天

梦想照进现实的代价并不大

半个小时只要980块钱

滑翔基地南行约2公里

开始下山

路况比想象的好多了

至少没有荆棘刺身,不需弯腰前行

挺直着腰板

真比点头哈腰舒服

太阳西下

我们被笼罩在大山的阴影里

风一吹,很凉

下山差不多要两个小时

耽误不得

除非愿意尝试冒险

在悬崖峭壁的危险旅途体验九死一生

我们就是从这里走错了路

尽管当时注意到了石头上的粉笔记号

可山路淹没于草丛

终究无法让人做出准确判断

错也是一种体验,一份阅历

如果错能消化吸收

成为促进正向生长的营养

又有什么不好呢

下山路上遇见野蘑菇

外形饱满,色泽亮丽

长在腐烂的枯叶堆里特别显眼

敢吃吗?不敢

谁能知道

一幅好皮囊之下

究竟是仙草,还是毒株?

是山路轨迹,也是山洪遗迹

要不是前方蜿蜒曲折的道路延伸

我们根本无法从冲刷过的石头堆里

寻觅到正确方向

任何时候

方向都比行动重要

因为

方向错了,任何行动都离正确越来越远

在山脚下

我们赶上了落日的脚步

越往下走,越是明显

耳边总有一些飞虫嗡嗡作响

要么飞进耳朵,要么闯入眼睛

驱赶不能,逃避不得

实在令人讨厌

或许,身体累了

或许,心理乱了

我接连跌了三跤

我反省自己

不该擅入飞虫的领地

不该计较飞虫的滋扰

终达终点——田家沟

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生机勃勃

枝头上的枣连成串儿

山头上的光美出圈儿

路人脸上笑出花儿

心语几句暖心坎儿

就是那一渠清水波澜不惊

也倒影成趣美如画儿

沿着红旗渠岸向南徒步2公里

我们重到起点

暮色之下

鲁班豁掩映于背后的光色

沉稳凝练,端庄大气

这是我阅见的大山的品格气质

我可以用3万步丈量它的高度

我可以用9小时赏识它的风度

可我凭什么感知

它永远无法被征服的韧性和强度?

或许

那条渠

身形如丝带

流水似欢歌

相偎相依

彼此致意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