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刚刚好。”
穿越于斑驳陆离如梦幻般的树影之中,轻轻擦过那有着微风轻拂的街道,骑行已然逐渐演变成一种颇为流行的姿态。
“自由”,成为了骑行爱好者们口中的高频词汇,“追风”,成为了骑行爱好者们口中的高频词汇,“打卡”,成为了骑行爱好者们口中的高频词汇,“低碳”,成为了骑行爱好者们口中的高频词汇,“交友”,也成为了骑行爱好者们口中的高频词汇……
近些年来,郑州市把绿道网络、公园游憩区以及主要景观走廊加以结合,设置了多条骑行车道,城市当中的林荫道路年年都在增加,对于骑行爱好者而言变得越发友好。
摄影:白韬
01
在郑州,一路向自由
骑行爱好者小熊告诉我们,两年前,他加入到骑行的队伍中,若说以前的快乐是单纯锻炼身体,那么现在就是能骑车出去拍照,去发现郑州的美与变,接触骑行后他学会了用心去观察,骑行在路上,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快乐且自在,不在乎骑行的终点,更在乎途中的风景。
小熊因骑行,成了某平台的运动博主,她常分享自己的骑行生活,还与粉丝们交流,她乐观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了好多朋友,让他们加入到骑友圈。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讲起郑州的骑行环境时,小熊讲道,“以前极羡慕南方城市对自行车挺友好。现在呢,郑州也着手大力打造绿色板块,去构建骑行生态廊道、环城绿带等,给行人诸多利好,与此同时提升了城市骑行的体验。”
在夏日的夜里,凉风轻轻吹拂着,80 后的齐楠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按照惯例骑车返程回家,从单位骑车到家里需要 40 分钟,“以往上下班不是选择开车就是打车,然而交通拥堵状况严重,对心情产生极大影响。自从跟随妹妹开始骑行以后,下班的这段路途成为我每日极为难得的放松时段,每当晚间的风吹走身上的汗水,沉浸于城市那般的烟火气息当中,就体会到一种浪漫还有自由以及快乐之感。”
摄影:白韬
随着人们重视低碳出行以及健康生活,骑行文化在城市里蔓延开来,这还带动了自行车销量的增长。位于三全路上的一家某品牌专卖店店长告诉我们,如今自行车款式繁多,能大致分为山地车、公路车、折叠车、通勤车等,价格也不一样,其中最为畅销的是2000元左右的款式,春季与夏季是自行车的销售旺季,这样这种热销状况会一直持续到10月份。
02
在郑州,一路畅行

暂且抛开手机,暂且撇开电脑,骑上自行车,去获取与城市互动的全新视角,穿越老街巷,打卡古建筑,于生态廊道中追逐风与自由。
小王4月份刚入手公路车,习惯于每周五晚八点和朋友们夜骑,骑车游览一座城是他的初衷,在骑行路途上,他逛书店花店,喝咖啡,看书,品尝美食,看街边路演,他感慨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他体会到郑州的无限青春与活力。
摄影:李新华
骑友众多的小王也纷纷表示,近些年来,郑州的骑行环境越发良好,城市道路持续完善,对骑行爱好者愈发友好,许多餐馆、咖啡馆都会接纳骑行者进店歇脚 。
骑行的氛围变得越发浓厚起来,问到了到底会在哪处骑行,以及怎样才能骑得安全,这些都成了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于此构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在今年的时候,郑州出台了名为《郑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试行)》的文件,该文件着重致力于推动城市进行有机更新,把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以及对服务设施都纳入到更新的对象范围内,对城市交通体系、智慧城市建设等也作为更新对象,通过这些举措来构建起“轨道+公交+慢行”这样的绿色交通体系,进而一步步去打造智慧城市。将绿色空间、滨河空间、生态廊道等也列为更新对象,实施能够提升生态环境品质的项目。慢行交通系统变得日益完善,骑行环境也在逐步得到优化 。
摄影:李新华
“远离城市喧嚣,骑入属于自己的灿烂夏日”,小王告诉我们,下一步,他想要和朋友们一起去实现他的骑行郑州计划,去打卡沿黄生态廊道,去打卡贾鲁河南岸,去打卡金融岛,用轮胎丈量城市的温度与文化。
看完我们的文章, 如果你有好的骑行路线,欢迎下方留言。
现在,请丢下手机、电脑和烦恼,上车出发吧!
摄影:李新华
骑行小贴士:
1.建议大家一定要戴好头盔和手套。
每个出发之前,查看汽车轮胎气压是不是充足,查看链条是不是完整,查看刹车是不是失灵。
3.不戴入耳式耳机,不戴遮挡视线的帽子。
4.及时调整车座高度和角度,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运动之后,需即刻进行缓和松弛,像拉伸运动,还有原地踏步这一类,皆是挺好的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