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谨防高原反应!

西藏旅游谨防高原反应!

2023-07-02 09:27:02  浏览:71  作者:管理员

夏季旅游

2023



高考结束以后各地都在刷旅游攻略,从云南到西藏,从漠河到海南,只要是风景还过得去的地方,都有驴友们的身影。而且好不容易孩子的学习告一段落了,家里老人和孩子也都愿意出去走一走,毕竟以后很难再有这种机会了。

不过今年温度普遍偏高,所以,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以及黑龙江、青海、新疆、内蒙等高纬度地区颇受欢迎,另外就是西藏等高原地区,因为气候凉爽,文化特色浓郁,也广受好评。

但是,因为云南、西藏等地区因地理条件限制,气候极端,所以大家在旅游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特别是西藏地区,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防潜在的危险——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哪些?


轻度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指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者更高海拔地区,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常见的表现有:胸闷气短、头痛、头晕、牙痛、失眠、恶心、呕吐、腹泻等,也称为急性轻症高原病。


如何缓解:一般轻度的高原反应,可以通过多休息、减少运动、吸氧等缓解。

重度高原反应

· 高原肺水肿    

· 高原脑水肿


以上也被称为急性重症高原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出现生命危险。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产生高原反应的风险要素



1.攀升速度过快或在攀登前进行剧烈活动。

2.不良情绪:许多高原反应都与心理作用有关。过度焦虑、紧张甚至恐惧,或者初登高原太过兴奋、冲动,都可能加剧不良反应发生。

3.肥胖:如果体重过高,细胞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往往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

4.饮酒:饮酒后酒精在体内分解,容易增加体内耗氧量,加重人体缺氧,所以在高原应避免饮酒。

5.曾发生过症状明显的高原反应,或发生过高原心脏病、严重高原昏迷、高原肺水肿等高原病病史。

6.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如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是否适合进入高原,则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

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无关,而是与海拔及人们进入高原地区的方式、季节以及个体因素等有关。海拔越高,发生高原反应的可能性越高。





如何预防高原反应


当高原反应发生时,身体会比较难受,所以需要我们提前做好预防,以减轻高原反应的发生症状甚至避免其发生。

1. 行前体检

健康人群至少要做心电图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最好对心肺功能做好全面体检,提前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患有基础疾病人群和中老年人群,则更需要做好全面体检,遵循医嘱。

2. 保持良好心态

到达高原后,也要尽量克制心潮澎湃的激动情绪,保持平常心,不增加心肺负担。

3. “阶梯升高”式进入高原

有研究表明,通过火车结合汽车两种交通方式,可以让大家对高原环境进行有效的适应,促进对缺氧环境的快速适应,从而降低高原反应的发病率。





4. 坚持“三不”原则

▪ 攀登速度不要太快:当海拔上升到约2500米后,需要逐步增加海拔高度,每24小时内的上升高度建议不要超过600米。

▪ 攀登高度不要太高俗话说,“只要攀登得足够高,就会产生高原反应。”

▪ 不要过度运动:保存体力,减少耗氧量,避免出现疲劳。

5.防寒保暖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并且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需要特别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此外,还可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配备一些必要的药物以及氧气补充装备。如果中途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的朋友欢迎一键三连,咱们下期内容再见吧!

end

更多精彩

扫码关注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