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盈乡村丨“生态、红色旅游1+1”——水北街镇际岭村
2023-06-13 18:06:07 浏览:205 作者:管理员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南平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梯次推进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乡村生态振兴村建设,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重点促进产业兴旺,以生态文化培育为基础增进乡风文明,以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取得治理实效,走出了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路子,涌现出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生态就业,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又增加贫困人口就业收入”。
际岭村位于浦城县水北街镇东南部,距水北街镇17公里,距县城47公里,境内因有浦城水和松溪水的分水岭而得名。东与松溪县,南与东路村,西与洙溪村,北与富岭镇毗邻。村庄海拔489米,处于丘陵区。全村土地面积2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68亩,山地面积6.8万亩。12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327户,1273人。境内千米山峰就有4座,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山上树木葱翠,山涧清泉叮咚,山腰云雾飘绕。
际岭村先后获得了省级生态村、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全省最美休闲乡村、南平市文明村、南平市五星级美丽乡村、福建省双十佳旅游特色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森林村庄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被评为省、市先进基层党支部。
支部引领、主动创建、全民参与
际岭村通过党支部引领,实施“六要”群众工作法,政府全程服务,充分动员村民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全村自2013年以来,未补偿自行拆除违建207处,通过环境整治、危房改造,建立形成了长效的保洁机制。
农户“文明创建评星活动”质量提升,村风村纪得到根本好转,五年来成为“无案件、无上访、无诉讼、无邪教”的“四无”平安村。采取民主推选,自下而上、层层推选的方式,公开评选出张敬标、吴帮辉家庭市级文明家庭,汇聚起向善向美的强大力量,在全村形成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气。倡树起“学模范、比孝行、扬孝道、促孝德”的良好风气,在社会上营造崇尚孝道、敬老爱亲的浓厚氛围,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际岭村村道

▲际岭村村居一景
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科学创建
通过农业、林业、水利、烟草、规划建设旅游、国土、交通等各项资金的整合,挖掘特色、聘请古建设计和美丽乡村旅游等规划专家进行科学规划,按照规划实施建设,科学合理布局,2年来共投入项目资金830余万元。建成1公里长的村庄河堤、生态护岸、廊桥、休闲凉亭、瓜果长廊、步游道、水冲式厕所和通往际岭九漈瀑布的简易步游道,入村6公里、3公里的乡村旅游公路。

▲际岭村荷花塘

一是因势利导,引领创建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金辉笋竹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86户。二是发展现代家庭农场,完成土地流转230余亩,林地100余亩,建设官厅农场1个。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一山一水松竹梅”和老区红色文化六位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旅游资源入股每年不低于5万元,收益作为村集体村财专项收入,实行专款专用,解决全村社员养老保险金问题。四是发展高山有机茶叶,成立了金峰专业合作社,建设高山无公害有机茶叶基地约600余亩,入社人员20余人,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五是依托乡村旅游发展民宿、农家乐。已发展7家农家乐,5家民宿12间24床位,解决当地就业人员60余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一个新的亮点。际岭村的土特产蜂蜜、笋、茶叶、酸枣糕等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年销售产值达300多万元,增加了当地农户收入。六是每年举办诗词之乡夏令营活动,接待全县各中小学生300余人次。因为旅游使得村容村貌变得更加整洁美观,实现双赢,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创建司法教育基地 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018年初际岭村联合浦城法院,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在村内建立了全县首个生态司法教育基地,于2019年8月份竣工验收开馆。馆内共分为9个专题,18面电子屏及24块展板,并在馆边投入资金10万元建成了一条长16米的“法治长廊”。让村民更直观方便的懂法学法。际岭村以此为法治文化阵地,村两委带头学习并培养了3名法治宣传骨干,每月开展群众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为村民们提供更直观便捷的法律服务。村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

▲生态司法教育基地
发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际岭村作为革命老区村,建设了红色文化展馆与红色文化广场,建筑面积150㎡,占地面积650㎡,有专职的管理人员进行馆内陈列展品及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2017年1月被中共浦城县委组织部评为“党员教育基地”,2017年2月被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配有兼职专门的解说员,每年接待大批的参观者和参加爱国主义教育课外活动的中小学生,年接待数3.5万人次。
依托际岭村的美丽乡村和攀獄寺旧址和际岭村金竹坑临时特委指挥所等革命老区遗址,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以红色旅游带动更多游客参观际岭村红色文化展馆,推动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际岭村红色文化广场

▲际岭村反邪教宣传长廊
监制:翁和平
审核:胡晓亮 叶雯
编辑:李昕洋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