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旅行杂记(收尾篇)

西双版纳旅行杂记(收尾篇)

2023-09-16 06:56:08  浏览:26  作者:管理员

西双版纳旅行杂记(植物篇)

西双版纳旅行杂记(昆虫篇)

西双版纳旅行杂记(鸟蛇篇)

向往已久的西双版纳,2021年我曾计划一游,机票都买好了,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听说一下飞机立刻就地隔离,吓得只好退票取消行程。2023年7月下旬,报名加入一个观鸟团,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我第一次出远门,受困三年多,总算得以成行,出门不易呀。

这次旅行,前两天住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之后守了一天鸟塘,大多数时间是野外观察和拍摄,走了曼丹公路沿线、南贡山密林、龙得湖和植物园附近山区,也游览了望天树和野象谷等景区,活动范围大致在勐腊、勐海、景洪一带。

此行博物记录,可参见已发的《植物篇》《昆虫篇》《鸟蛇篇》。其他的一些零星见闻,浮光掠影的记录,都收存在本辑,作为西双版纳记录的收尾。

奥凯航班,往来于杭州~西双版纳,波音737-800,全经济舱,189座,不供餐。

西双版纳景洪机场

景洪机场的孔雀和街头的的大象,都是云南的标志性符号。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于1959年领导创建,现归属中国科学院,占地面积约1125公顷,收集活植物13000多种,建有38个植物专类区,保存有一片面积约250公顷的原始热带雨林,是我国面积最大、收集物种最丰富、植物专类园区最多的植物园,也是在珍稀物种保育、植物科研和大众科普等方面做得最好的国内一流植物园。植物园分西区和东区,西区以引种植物和植物专类园为主,东区(绿石林)保留了原始热带雨林,部分区域对游客开放。

景洪市区一瞥

勐腊县城

下榻酒店

流经景洪的澜沧江

热带雨林

北白颊长臂猿,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名录,在中国已经几十年未被监测到,2022年被宣布野外灭绝,这是景区内喂养的,孤独忧郁的眼神令人心酸。这小家伙再也无法回归野外族群,它已经没有未来,只能孤独终老了。

傣家村寨

村寨里的佛寺,女人入内都脱鞋,据说是当地习俗。

傣家餐馆

饭甑,傣家盛饭器皿,家传的是银器,餐馆用铝制品,材料不一,传统形态和民族特色相同。

到了云南,怎么能不尝尝云南米线?

南瓜花

芭蕉芯(芭蕉的嫩芽)

川滇黔流行吃折耳根(蕺菜的嫩茎,有时也带叶),嗅嗅尝尝,那味道勉强可以接受,不过并不可口,属于没菜时可以吃,菜多时则视而不见的那一类。

油炸昆虫,右侧是蝗虫,中间是竹虫(笋蠹螟),我尝了左侧的几个胡蜂幼虫,可以接受,其他的没敢吃。

路边农妇在卖的金环胡蜂幼虫

同行的队友们,一边观鸟,一边没有忘记捡拾垃圾。

谢谢两位领队和同行的伙伴们,也谢谢列位看官欣赏,期待有机会重访西双版纳。

记于2023.09.16

-------------------------- 

点击可阅相关的

1.蝴蝶2022
2.昆虫2022
3.蜡梅一家
4.常见玉兰辨识速成
5.迎春花和连翘家族辨识速成
6.石蒜集锦
7.秋深芦花美
8.关于采挖野生植物的一段对话
9.路边的小鸟你不要捡
10.西湖鸳鸯的繁衍、观赏和保护
11.鸟儿们怎么度过寒冬
12.冬天的鸭鸭们
13.黑脸琵鹭观赏记
14.浙江的蛙蛙们
15.浙江的蝾螈们
16.浙江的石龙子
17.我们为什么要保护蛇
18.蛇伤日记,我的亲历故事,你的安全警示……
19.两小时内阅尽蝴蝶一生
20.入侵大螺
21.大肆入侵的克氏原螯虾
22.漫谈生物入侵
23.怎样防范山蚂蝗
24.蜗牛和蛞蝓
25.“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26.漫谈蜘蛛
27.江豚观赏记
28.吴山博物行
29.感受秋韵,从玉皇山到八卦田
30.凤阳山-百山祖考察记实
31.漫谈生物入侵
32.这个年代,我们怎样摄影?
33.新手指南 | 怎样求助才能迅速得到准确答案
34.关于博物学的在地化
35.绿马甲故事:杭州自然教育圈里的“大长老”
36.我的疫情记录及随想

--------------------------- 

《老蒋博物》主要用作自然观察记录,兼供同好分享。

我用镜头

探索生命的奥秘

展示生命的美丽

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和我们共同的家园

长按上面二维码

欢迎关注

--------------------------- 

如果你喜欢自然,乐于参与户外登山、观鸟、夜观、赏花识草、自然笔记、科普讲座、博物旅行、夏令营等活动,可关注《浙江山野》微信公众号,随时了解相关信息,选择合适的项目报名,欢迎你,我们博识自然,共赏自然,保护自然。

让自然生活成为杭州的一张名片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