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小铁匠说工惠】之三:创新创造“智慧营”

【文旅小铁匠说工惠】之三:创新创造“智慧营”

2023-09-15 22:19:04  浏览:19  作者:管理员

今日
话题

大家好,我是文旅小铁匠,欢迎来到《文旅小铁匠说工惠》栏目,今天让我走进栏目第三篇《创新创造“智慧营”》


中铁 | 文旅小铁匠
文旅公司虚拟主持人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创新不能靠“独舞”,需要平台和团队的支撑,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现成的创新成果“孵化器”。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打造一个成功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邀请“张小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张小明以及“川投公司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夏斌,与我们分享一下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秘笈”。

张小明

张小明劳模创新工作室于2016年4月创建,现有成员19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8人,高级政工师1人,工程师5人,政工师1人,会计师1人,助理工程师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2人。
工作室成立后,我们团队秉承“匠心筑精品 初心担使命 创新赢未来”的精神,紧密围绕中心任务、弘扬劳模精神、抓实学习教育、落实创新职责、培养专业创新人才,充分激发了公司广大职工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参与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的热情,带动各项科研课题立项研究,推动项目工程开发高效开展,创新活动在公司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同时,张小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培养了一批年青的创新技术人才和创新积极分子,并实现了商业模式、施工工艺、企业管理、发展理念、经营思路、工作方式、激励机制和党建载体的“八大创新”,使工作室成为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和创新创效的“聚宝盆”。
夏斌

川投公司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8月,现有成员42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18人,助理工程师1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6人。
我们充分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专家人才、业务骨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0余场,培训职工1800余人次,同时围绕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等重大课题,开展学习考察、研究探索等活动,帮助职工从单一的一级整理和施工管理人才转变为投资、策划、设计、营销、招商、运营等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着力把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作打造成为新时代职工成长的“练兵场”。
我们依托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带领职工深入研究项目建设难点,开展技术攻关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专家型职工优势,寻求项目建设良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着力把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攻关站”。
我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日常管理,持续将人才个体创新优势转化为劳动者群体创新优势,团结和动员广大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群众性创新实践,着力把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职工创新创造的“新阵地”。



文旅 | 小铁匠
文旅公司虚拟主持人

听了两位负责人的讲述,能感觉到我们两个工作室确实在助力公司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那么经过咱们的努力,两个工作室都取得了哪些喜人成绩呢?
张小明

张小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累计获得了国家标准规范、国家专利、省部级工法、贵州省安标工地等创新创优成果41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贵州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等7个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编写的《国家优质工程奖增设绿色生态工程评选标准方案》和《特色小镇(文旅类)参评国优标准方案》,填补了国内文旅特色小镇参评国家优质工程评选标准的空白。工作室先后被授予“贵州省科卫文体旅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中国中铁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荣誉。
夏斌

川投公司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累计取得四川省科技厅立项4项,中国中铁立项2项,中铁置业立项4项,授权专利54件,发表论文20余篇。依托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黑龙滩项目获得2020年度四川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解决方案1项、中国中铁绿色科技示范工地3项。川投公司获得眉山市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培育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杰出人才1人、四川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人、眉山市科技创新人才1人、仁寿县科技创新人才4人。



中铁 | 文旅小铁匠
文旅公司虚拟主持人

笃行致远,砥砺深耕,上一阶段,我们两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可谓是成绩斐然,不知道下一步我们都有些什么工作安排?
张小明

下一步,张小明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人才主力军建设,把工作室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的科技人才高地。同时,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制作宣传折页、推广视频等加大创新成果的推广,邀请各个政府部门、上级工会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交流,打造贵州省和中国中铁劳模创新工作室标杆。
夏斌

川投公司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下一步将重点加大科研团队建设力度,注重团队培养。首先,我们将重视理论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调查学习,打造一支务实的科研精兵,形成具有实战能力的人才孵化中心。其次,我们将更加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和宣传推广、成果激励等方面工作,凝聚品牌效应,带领和培养更多的职工为企业发展贡献才智。



中铁 | 文旅小铁匠
文旅公司虚拟主持人

刚刚两个工作室的负责人都给我们分享了各自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秘笈”,可谓是既“有招”又“有效”,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劳模创新工作室,激发职工创新的活力,让人人敢创新、人人会创新、人人善创新,值得我们更多人去深究思考,我也期待更多职工的创新才智能够得以充分涌流。



校审 | 董英豪
供稿 | 文旅公司党群部、各单位
编辑 | 罗小丽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