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 陕西非遗之美

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 陕西非遗之美

2023-09-08 15:31:49  浏览:211  作者:管理员

陕西的美,是横亘于中国腹地,分界中国南北的秀丽秦岭;陕西的美,是奔泻而下,蜿蜒千里一壶收的咆哮黄河;陕西的美,是历史悠久,悠悠驼铃的丝绸之路起点;陕西的美,是传承古今,融合经典与时尚的非遗技艺。本期让我们透过摄影镜头,共同发现陕西非遗之美。

陕西省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1个、省级766个。陕西非遗犹如繁花绽放。中国皮影戏、中国剪纸、西安鼓乐、秦腔、陕北腰鼓、秧歌、社火、户县农民画、民歌、木雕、泥塑、面花、刺绣、柳编等闻名遐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内在的传统精神、智慧与理念超越时间跨越地域,影响深远。

01 地坑院里的皮影戏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02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是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伴随音乐和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皮影通常为皮制的彩色影偶。陕西皮影是中国皮影的重要组成。

 

03 汉中藤编

汉中盛产藤条,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汉中人用此编制的藤椅、藤箱等日常用具等工艺品,制作精巧、绿色环保,雅致简朴、品种多样。

 

04 六村堡道情

道情,是中国传统曲艺中的一个地方剧种。六村堡道情起源于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内六村堡的道情唱腔。其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婉转缠绵,也被称为“北方的越剧”。

 

05 大荔县“二月二庙会

据传,唐代时大荔县阿寿村一代曾暴发瘟疫,药王孙思邈路过此地,配良药治愈病患。为此,阿寿村建起药王庙,并于每年“二月二”举办庙会祭祀“药王爷”。

 

06 陇州社火

“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传统庆典狂欢活动。陇州社火有芯子、高跷、跷板等20多个种类。其脸谱色彩浓烈、笔触细腻,表演原汁原味、丰富多样。

 

07 横山老腰鼓

明代中期,榆林横山一带戍边军户常带腰鼓,遇敌情击鼓为号,胜利后击鼓庆祝。后来腰鼓逐渐扩展到当地民间娱乐中。鼓手动作矫健有力、步法多变,给人以振奋的力量。

 

08 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

西安市长安区侯官寨的民间传说,某年立春日,当地县令下乡扶犁吆牛劝民春耕。此后,乡民祭祀农神便装扮成县令催耕的形象,逐步演变形成“牛老爷社火”。

 

09 五龙社火

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是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统称。略阳县五龙社火就是其中特色鲜明的一种社火形式。

 

10 韩城行鼓

行鼓是陕西韩城当地特有的地方鼓种之一。表演时,鼓手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击鼓时模拟蒙古骑士的身姿,狂野奔放,气势豪迈。

 

11 绥德石雕技艺绥米唢呐

绥德石雕雕刻技艺是石匠用传统的石雕工具在石材上因材施艺的个性化手工制作,距今至少有2000多年。

绥米唢呐是陕北大唢呐艺术的代表性区域,主要流传在陕北绥德、米脂一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12 捏泥人(长安泥塑)

一双手,一把泥,捏出人间百样情。西安市长安区侯官寨村捏泥人是我国古老的一门传 统民间艺术,它以泥巴陶土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的工具塑造各种形象。

 

13 凤翔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凤翔木版年画以其粗犷大方,色彩鲜明的特征广受欢迎,成为我国木版年画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14 安塞农民画

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主要以妇女为主,画作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15 起良村造纸制作技艺

起良村造纸起源于东汉末年,当年起良村地处汉上林苑五柞宫,是皇室的造纸作坊。村民世代以蔡伦的造纸术手工制造“汉麻纸”即“蔡侯纸”为业,一直传承至今。

 

16 张氏风筝制作技艺

张氏风筝制作技艺是西安张天伟的独特技艺。创造性地在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增加了风力机械传动装置,使静态风筝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有趣姿态各异的动态风筝。

 

17 澄城砂器烧制技艺

澄城“瓷砂始于唐”,尧头镇一带坩土矿夹生白、紫两色,是烧制陶瓷、砂器的原料。清代时,尧头手工烧制陶瓷、砂器颇具规模,一直传承至今。

 

18 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耀州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耀州窑是宋代名窑之一,是中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也是北方青瓷的代表。

 

19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关中是我国建筑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关中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古老营造技艺之一。

 

20 户县民间缯鼓制作技艺

户县民间制鼓技艺至今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原始手工技艺特征,缯鼓是制鼓的核心技艺,由制作鼓腔、加工牛皮、缯皮和钉皮等四部分工序组成,是一项古老的手工技艺遗存。

 

21 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华阴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华阴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世代流传。

华阴老腔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落音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2 打铁花

打铁花是一种民间传统焰火,是中国古代匠师们在铸造器皿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表演技艺,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多流传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23 合阳面花

面花在合阳称为“花馍、花馒头”,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种民俗礼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是艺术性颇高的民间手工艺品。

 

24 陕西杖头木偶戏

木偶戏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起源于周,承于汉,原是一种宫廷艺术。在宋元戏剧出现后,木偶戏在宫廷中的地位逐渐衰落。由于木偶戏深受群众喜爱,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

 

25 洋县杖头木偶戏

洋县杖头木偶戏是以汉调恍恍和秦腔为唱腔、以杖头木偶进行表演的地方剧种,它分布 在汉中市洋县城乡,已具备完整的表演体系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26 旬邑彩贴剪纸

旬邑剪纸相传起源于汉代,主要流传于陕西关中地区最北部旬邑县境内的中源张洪镇、太村镇、职田镇和赤道乡等地。至清代末年,旬邑剪纸由单色剪纸发展演变为彩贴剪纸。

 

27 宜君剪纸

宜君剪纸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三维立体构图法,例如画面中的人是三面的,人也可以是七手八脚的,马是两个头,动物肚子里面的小生命也可以看见。

 

28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说唱相间,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还有绑在小腿上的以两块木板制成的耍板,以及绑在手腕上的打节奏用的“嘛喳喳”(用竹片做成枣核形状串在一起),极具特色。

 

29 子长唢呐

子长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子长唢呐是陕北唢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唢呐是一种外来乐器,唢呐流传我国仅以明代算起至少也有五六百年历史。

 

30 西安鼓乐

西安鼓乐也称长安古乐,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重要遗存,被国际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1 榆林小曲

榆林小曲的内容以反映城市生活情趣为多,其中描写离愁别绪、男情女爱的曲目占较大 比例。榆林小曲的结构分为小曲(即单曲)和联唱(即联套)两种形式,器乐曲牌约有50 多首。

 

32 埙乐艺术

埙是原始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乐器。1957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两枚陶哨(埙),一个只有吹孔,另一个有一吹孔和一音孔,距今大约6700年。

 

33 陕北道情

陕北道情是陕北地区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吴起、绥德、榆林、子洲、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县(市)。

 

34 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安康市紫阳县境内传统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传统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

 

35 合阳跳戏

跳戏属社戏性质,演出时没有唱腔,不用弦乐伴奏,只有大锣、大鼓、铙钹和唢呐,演出者以表演舞蹈动作为主,同时用“说”“吟”完成“唱”“白”任务,特色鲜明。

 

36 户县农民画

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基础上衍变而来,它以朴实的绘画语言,大胆丰富的想象,简洁饱满的画面,反映农村生产生活和民风民俗。

 

37 安塞转九曲

安塞位于陕西省北部,“转九曲”是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形式,俗称“观灯”,一般在特定节庆期间进行,是群众希望吉祥平安、消灾免难的祈福活动。

 

38 陕西非遗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民间绘画、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得以代代传递延续,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代表人物。

 

39 秦腔生旦净丑

秦腔戏曲表演中,“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身份的女性角色;“净行”俗称“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

非遗,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融合起经典与时尚,在构建当下具有中国风尚的生活美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并解读非遗文化的精妙,保护并传承这些陕西精神遗产,就是留住中国人共同的文化根脉。

END

中国记忆●非遗专题| 这些春日活动妙趣多

2023长江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 重回长江的麋鹿

最美长江文化旅游资源展播之江西

长江(江西段)沿岸精美图片展

2023长江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 七彩云南 旅游天堂

“阅尽千山 开启无限”贵州文旅资源展播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文旅资源展播

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 四川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资源视频展播

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 甘肃文化和旅游资源视频展播



别忘了点分享、收藏、在看、点赞哦!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