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本次旅行的第十九天。老友夫妇从第十一天在延吉与我们相会,同行八日,今天他们与我们分别,他们顺路探亲而归,我们则继续北上,经十八站、二十二站,于晚上八点半到达北极村,中途绕道探访江湾,全程750公里。
为了积蓄能量,今天没起来看风景,睡到快七点才起床。在酒店用餐后,与老友告别,他们上高速,我们则出城重上G331。在路上,收到他的微信:同行几天,十分快乐,很是怀念。希望今后还有!确实如此,有老友相伴,走陌生的路,看不同的景,经不同的事,是人生难得的快乐!
出黑河城不久,我们就上了G331,在K3388公里碑打卡纪念。这段山路,部分路段在修桥打洞,路况不好。在一爬坡处,我们前方的一辆“上汽大通”熄火了,有溜坡的危险,只见车后贴有“老太太新手”的字样,我们笑了。一路上,见过一些独行侠的“老太太”,但这样贴着告示的还是第一回见到。旅行,并不是男人的热爱,更不是富人的炫耀,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内心狂野的生活态度。
车行一个多小时,我们的前方出现一座俄罗斯风格的小村庄,在路边建有公园,俄罗斯套娃的雕塑矗立在草坪上。我们停下车来,往村里走去,村头的村委会门口,几个游客在那里逗留。整个小村,看不到一个当地人,一根歪斜了的路标,上面的“高尔基路”、“友谊路”指示牌,让人许多联想。从抚远到黑河,再去北极村,一路上有多个俄罗斯特色村庄,但几乎都没有见到俄罗斯族人。
继续前行不过半小时,我们进入了大兴安岭地区的呼玛县境内。前方出现一个大型观景平台,许多人停车在此赏景。我们也将车停下,这里果然是个绝佳的观景点。黑龙江就在绝壁之下,对岸青山山顶平整。此时此地,天空晴朗,蓝天白云倒映在江水中。往左前方望去,在俄方一侧有一沙洲,再前方,隐约可见一座小城。这些天的经验,在边境地区远望的城镇,都是中国领土之上的,哪怕你沿江望去,那个方向似乎是外方一侧。江水蜿蜒,转着转着,就发现江水在那里绕了一个大弯。
车过呼玛县三卡乡不远,@巢湖蓝天提起,看地图时附近有个很大的江湾,可以去看看。赶紧地图搜索,刚启动重新导航即发现前面有条右拐的水泥路面,路标指示“江湾景区”!这条路很窄,会车时必须双方都靠上路牙方可擦肩而过。在这条路上行驶二十公里,我们也在地图上看清了这个江湾的整体形状:黑龙江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扁平的S形,形成了俄罗斯萨摩东半岛和中国的江湾半岛,直线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黑龙江却绕道了八十里!
在进入江湾半岛最狭窄处的山上设有观景塔,在那里可以观看到大江湾的全貌。我们因要赶时间,放弃了登塔。我们在山下站在中国179号界碑处,临江而望对面的萨摩东半岛,江水从左前方密林深处缓缓飘出,不紧不慢地绕过我们脚下的江湾,在右前方飘然而去。为了寻找江湾半岛的突出部,我们驱车继续前行,直到江湾码头停下。这是建于1974年的简易码头,事实上,这里没有一般码头必有的趸船,只是在不远处的江边,停靠着几条小渔船。黑龙江已经绕过了江湾半岛突出部,静悄悄地向南流。我们顺着江水望去,远方,应是我们先前停车观景的地方。
在码头,见到几个北京来的游客,一对自驾游夫妇和一个摩托车手在热烈地交流着,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气氛。他们在最热的时候,逃离了京城,从张北一路走来。码头边有一座民房,挂着农家饭菜的招牌,却见院门紧闭,不见人影。我还想找江湾半岛突出部,开车穿过小村,小村静悄悄的,也无人影。村子外围,玉米和大豆生长茂盛,我们只得沿着一条小路而行,感觉这是绕半岛的道路,路越来越窄,水泥路变成了砂石路,最后竟然在密林中发现没有了路!在路的尽头,有稍宽的草地,掉过车头,悻悻然而沿路返回。
绕行江湾半岛花了将近两小时,为了赶时间,我们甚至没有停车吃饭,靠从黑河带来的俄罗斯大列巴充饥,一路狂奔,只在白银纳鄂伦春族聚居地停留。在G331路边,兴建的鄂伦春族文化展示区将要完工,已有几个文化传承人入驻,售卖一些如桦树皮制作的工艺品、民族服饰等物。在展示区不远处,是鄂伦春族人定居点,几栋三层高的小楼,粉红的墙面修葺一新,一个画匠正站在吊车的吊篮里,在粉色的墙面上作画。我们从一个中年男人那里了解到,这个聚居区建了将近十年,每家有一套房子。现在他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种地和放牧,随着原始森林的消失,放养驯鹿早就无法维持生计了。
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多点,高纬度地区的阳光特别炙热。我们还有370公里的路程,还需要5个小时!在这之后,我们不敢停车观景了,尽管一路上大兴安岭的风光实在撩人。过林区十八站、二十二站,这些曾经的森林工业重要基地,都是一派废弃的样子,路边倒是有人在低矮的房子前挂着旅馆饭店之类的招牌。在这旅游旺季,应该也会有人入驻用餐,因为穿越森林,你很难在中间找到更好的地方休息。我们穿过塔河县,入漠河县境内。这些名字,早在1987年5月的那场大火发生时就牢记在心。眼前的公路两边,森林茂盛,只是能看出,这些松树和白桦,还没有成材。在路边,每隔两百米的地方就放有两瓶如超市里菜籽油桶大小的水桶,那是防火应急水源。
时间到了下午六点多,一天的奔波让我们都感到疲惫,车内气氛沉默。落日随着山形起伏、道路转曲,在我们的眼前时隐时现。我打开录像,不时记录一下眼前的美景。就这样,一路飞奔(在山区道路开到120公里时速,算得上飞奔了),终于在八点半到了北极村景区。入住民宿,得先在景区外买票,等候店主前来接应才能开车入内。我们与店主联系,大约等了半小时。他连声道歉,说是正有一批客人办理入住,耽误了我们的时间。跟着他的车,进入到景区,路边各类住宿餐饮招牌,灯光闪烁,一轮明月挂在高高的通信铁塔边。办理好入住,我们饥肠辘辘,就近找了一家农家菜馆。我要了一缸酒,真正的一缸酒——搪瓷缸,六两装。我和@巢湖蓝天对半分了,@巢湖蓝天为我拍了一张照片:烧酒下肚,面色潮红,搪瓷缸上写着:人在江湖,哪能不喝酒?甚好,甚好,且做微信头像了!
岳母去日本旅游,回来后身体异样,医院检查后的结果,竟与核污水有关!
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