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徐州 | 我市演艺院团守正创新活力涌现

文旅徐州 | 我市演艺院团守正创新活力涌现

2023-08-30 03:04:37  浏览:63  作者:管理员

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激发院团生机活力,

近年,在人们日益旺盛的文化需求下,

地方文艺院团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领域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PART 01
台前幕后深耕,讲好徐州故事

8月1日,2023徐州(香港)投资推介会之后,由徐州汉乐乐团带来的汉乐专题表演《万水千山总是情——“汉韵”遇见“港风”》闪亮登场。

徐州汉乐乐园由江苏省柳琴剧院伴奏演员组成,平时演出时他们隐在舞台幕后,表演汉乐时则穿上汉服,走到幕前成为主角。乐团主打节目《汉乐华章》,以古乐新奏的方式呈现徐州大汉气象。

构筑新时代徐州文化艺术高峰,讲好徐州故事,近年来,我市三大剧院江苏省柳琴剧院、江苏省梆子剧院、徐州市歌舞剧院深耕文艺精品,先后推出柳琴戏《彭城儿女》《窑湾往事》、梆子戏《母亲》《曙光》、歌舞剧《淮海儿女》《攀登·攀登》等剧目,为时代放歌,为城市抒怀。

一年一度的紫金艺术文化节即将拉开帷幕,江苏省柳琴剧院《窑湾往事》、徐州市歌舞剧院《攀登·攀登》入选全省23个新创剧目会演名单。

江苏省柳琴剧院于8月中旬获得2022年度江苏省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优秀”等级,院长韩梅介绍:“新荣誉也是新起点。剧院正在积极准备《窑湾往事》的全省会演,该剧将传统题材与现代题材相结合,未来将打造成能够在古镇窑湾常年演出的文旅网红剧,在文旅市场发挥应有价值。”

去年11月,由省市宣传文化部门联动打造的大型原创歌舞剧《攀登·攀登》作为2022紫金文化艺术节特邀剧目展演,在南京的江苏大剧院首演,惊艳全场。此剧生动反映徐工集团的科技创新与实践,受到各方好评。

市歌舞剧院副院长张云芝表示,近段时间,演出团队在不断打磨表演细节,将以更高的艺术水准呈现给观众。

PART 02
戏曲传承不辍,重启委培制度

“我们一定不辜负剧院的培养、父母的期望,做好江苏柳琴戏的传承接班人。”8月18日上午,2023届江苏柳琴非遗传承人才学前动员会在江苏省柳琴剧院举行,冯梓航代表新生发言,一定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树立振兴戏曲事业远大的奋斗目标。

早在2020年7月,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培养地方戏曲后备人才,更好地让戏剧团体良性有序地健康发展,徐州演艺集团、江苏省梆子剧院与徐州文化艺术学校(江苏模特艺术学校)举行了签约仪式,徐州演艺集团委托徐州文化艺术学校开办六年制戏曲表演(梆子戏)学员定向培训。

如今三年过去了,被师生们称为“小梆子班”的这批学员已学有初成。《红娘》《铡赵王·跑坡》《大祭桩·绣楼》……今年5月31日,江苏模特艺术学校演出厅内锣鼓铿锵,掌声不断,2020级江苏梆子班教学成果展示,让前来观摩的徐州文化戏曲界专家学者纷纷点赞。

“对院团而言,委培模式可以发挥双方优势,在为社会、为剧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艺术人才的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多空间,搭建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平台,实现学校、剧院、学生三方受益。”江苏省梆子剧院院长燕凌表示。

PART 03
创新传播形式,拓展云端舞台

据徐州演艺集团提供的数据,2022年,全市三大国有剧院全年完成线下惠民、精品巡演94场,戏曲进校园300场。其中,省梆子剧院开展文化惠民线上云直播演出45场,观众点赞超过250万人次;省柳琴剧院推出“淮海老腔”系列作品在线上广泛传播,观看及转发量超过10万人次。

传统有流量,传承有力量,

徐州地方戏曲也可以很“潮”。

近年来,许多市民惊喜地发现,曾经风靡徐州又渐行渐远的柳琴戏“拉魂腔”,又回来了。去年4月,正当人们居家防疫期间,一个由5位江苏省柳琴剧院资深演员组成的演出团队,弹着被称作“土琵琶”的柳叶琴,拉着二胡,敲着掉了瓷的茶缸子,推出了“淮海老腔”系列说唱,让徐州观众通过手机上的视频,重新感受到了地方戏曲的魅力。

“淮海老腔”在保留原汁原味的柳琴戏唱腔基础上,将内容改成新段子,融入当下生活热点,至今已推出《说好汉》《说美食》《说廉洁》《说伏羊》等多条短视频说唱,每期点击量数万人次。

“说廉洁,奉廉政,清风徐来润彭城。一城青山半城湖,朵朵‘廉’花映心中。”琅琅上口的“淮海老腔”老戏新词赢口碑,“这才是徐州的文艺范儿!”众多网友如是评价。



文字:张瑾

图源(部分):孙博宇 秦媛 

编辑:梁玮钢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