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出游,快乐无限

夏日出游,快乐无限

2023-08-23 20:57:09  浏览:36  作者:管理员

盛夏旅行

吹来各地美好的暖风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里,积极出行,畅游自然景观,感受无与伦比的放松与愉悦。

01

拜水都江堰

      余秋雨说过:“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今日我便来到都江堰市来体味先人的智慧与信仰。

  早晨爬上了青城前山,拜访了道德天尊的老君殿,亲身体验了在深山密林中闲庭信步的松弛与悠闲。下了山直奔都江堰而去。对于即将见到造福千秋的伟大工程,我的心情如岷江水一样汹涌。

  自景区大门进入,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沿途看见了许多的伟人像。上了一座小索桥,准备去人字堤。桥上挤满了来往的人且风大,索桥不停地摇来晃去,仿佛将要坍塌,我不禁有些惶恐。安然无恙地过了桥。听说这座桥有些年代了,以前没有护栏,还掉下些人去,这令我心有余悸。

       走到了飞沙堰,这里视野极好。远眺上游安澜索桥,下游能近看宝瓶口与离堆。导游介绍到,离堆原本与北侧山体相连,原本也没有宝瓶口这条小分流。这宝瓶口乃是蜀郡郡守李冰率众将山体炸开而修葺成的。这“炸”字奥妙非凡,当时李冰令人用高温大火焚烧山体多日,在山体温度极高的情况下浇上明江的雪山融水。这样一来,热胀冷缩,反复地加热,反复地泼冷水,山体就一点一点被炸开了。经过“头小体大”的智慧修缮后,宝瓶口,就这样指挥着江水流入了成都平原。他控制着供给成都平原的流水量,也阻挡了部分泥沙。这“宝瓶口”的名字也有讲究,从形状上讲,山体被炸开了一个宝瓶状,故名“宝瓶口”。从字面上讲,宝瓶宝瓶,保你平安——寓意蜀国百姓平安无祸。

       继续前进,走着走着金刚堤到头了。这里便是鱼嘴分水堤,因为它像鱼嘴一样突出而得名。鱼嘴的作用在于将岷江分流成内外两条江,内江窄,外江宽。它妙在无论洪汛期还是干旱期,无论春秋还是冬夏,内江外江水量呈四六分,而两江水位也呈四六分,几千年年来始终如此。

       修都江堰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大家一听就懂。但都江堰不是今年造的,也不是一百年前年修的。它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修成的。宝瓶口,飞沙堰,鱼嘴分水堤,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皇冠上最闪耀的宝石!我们还要知道的是,蜀郡郡守李冰,不是水利专家,更不要提学习过什么水利知识。他以蜀郡百姓的安全为使命,以作为一个郡守应尽的职责为动力。他实地考察,结合民情,耗尽了毕生心血,修筑成了坚不可摧的都江堰,换来成都平原两千多年来的安宁,人们尊敬他,怀念他。在安澜索桥北岸修建二王庙,使他与他的儿子受人祭拜。  

       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我想这便是余秋雨以“拜”而不是以“访”的恭敬姿态,游览这座伟大的水利工程。

 ——陈辛

02

游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世界闻名。一大早我乘车从成都市区出发前往乐山市。中午12:00我进入了乐山大佛景区,沿途全是山路,依崖而建。山体上有许多小佛窟,可惜大多的佛头都被破坏了。路上还见到了“龙湫”、“虎穴”两处景观,前者只见龙头不见龙身的说法,是为“困龙”;后者呈下山之势,威猛至极,守护身后的古墓。这“困山龙”、“下山虎”倒是有趣,但不能拍照留念,听说对人不吉利。继续前行,我还见到了苏东坡手书的“佛”字:笔法圆润内敛,但最后的一“竖”却显得笔力刚劲、舒展。苏东坡的字不常见到这样的长笔画,意外邂逅实为惊喜。

      不步多久便到达大佛头处。乐山大佛佛头圆润,发髻达上千个。我想那么多的发髻象征着大佛的慈悲。佛头后的山上有海通法师像和海师洞以纪念大佛的建造者——海通法师。听说海通法师云游四方,来到凌云山,见江水汹涌,波浪滔天,许多乘船者丧命于此。他决定修建一座大佛以镇压江水。为了修建大佛,他到处募集善款,附近老百姓纷纷出钱,修佛钱足矣。当地贪官知道此事后,率人强逼法师交出这些善款。海通法师面不改色、气不长出地挖去自己的双眼为,以表明他的坚定态度。贪官脏吏吓破了魂,再也不敢向他讨要善款。他每天听着石匠叮叮当当凿石头的声音,可是大佛未修完他就圆寂了。之后,又有当地善官继承了他的意志,最终大佛修建完成了。

      要想从大佛脚底仰视观看,需从栈道下山。排队的人很多,保安一批一批地放行。栈道是石头修得,依崖而建。崖下,便是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合处。山体上种着竹。栈道很窄,大多数时候只能并排通行两个人,有时只能一个一个过。偶尔能经过一些洞穴,面江的一面全是一些小窟窿,可能是风吹形成的。

      走了一个多小时,太阳很晒,走这样的路令人疲惫。终于到佛脚下了。尽管佛脚前的平台很大,但人头攒动,既有观佛者,又有赏三江之宽广景色者。抬头仰望71米高的大佛,确实壮观,大佛体态端正、面容祥和、慈眉善目。在他的建造年代——唐朝,是一个推崇佛法的伟大壮举,也是一个石壁雕刻的伟大壮举。放在现今,还是能令人啧啧称赞。

  ——陈辛

03

爬长城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在今年的暑假,我动身去北京,当然也要爬一次长城啦。

      早上6点,我便早早起了床,坐车前往了长城,哪天空,是万里无云,因为昨晚的一场雨,天气也无平常之燥热,微风徐徐,惬意无比。

      所说到达长城是只有7点,但那儿已经排满了人,看来,有不少人,想成为好汉啊!

      话说这万里长城,一眼望不到头,一路穿越崇山峻岭,筑起了一道保家卫国的屏障,虽然他的军事意义早已丢失,但望其雄伟壮丽,还是不得不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啊。

      慕田峪长城只开放了一段,其他的或因太过陡峭而没开放,但还是有足足七、八个烽火台,大概有好几公里长,在如此陡峭的地方竟能修出如此宏伟的奇观,简直就是奇迹。

      在爬长城时,我走走停停走走停停,美过两个烽火台边休息一会儿尽管如此,我仍然类的精疲力竭,我实在无法想象驻扎于此的士兵们,究竟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经过两个小时的坚持不懈,我终于成功登顶了长城,在长城的顶端俯瞰风景,才终于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味,那壮丽的长城,与巍峨的大山相互映衬,简直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令我陶醉其中。

      在眺望远方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一首诗句,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在遥远的秦朝,秦皇以举国之力修建长城,为中原住了一道屏障,而他却因劳民伤财被称为以为暴君,实在是令人意难平。

      从长城回来,我一路上都在回味着这次登城之旅,这一次旅程,意义重大。

——王智超

04

参观军事博物馆

      盼望着,盼望着,天气热了,暑假的脚步近了,暑假的到来总是令人愉悦的,这个暑假,我满怀期待地前往了首都——北京。

      到了北京,我首当其冲参观的便是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一个充满历史及军事气息的地方。话说这军事博物馆,一进门便是明清时代的火炮,边上还停靠着一艘70年代的小型导弹快艇,这快艇排水量72吨,航速38节,如此设计应该就是与敌交战时玩命的,与之对比,我不得不感叹现在中国及中国海军的强大。

      走进军事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毛主席的雕塑,有意思的是,毛主席一辈子都没进过军事博物馆,据说当时毛主席得知在军事博物馆里建了一个自己的雕像后,就说:“听说你们在军博里建了个我的雕像看门,那我就不进去了。”

      军博的大厅里停着不少玩意儿,什么强-5啊,歼-5、歼-6、歼-7啊,轰6啊都有,还有一个用被防空导弹击落的敌机残骸复原出来的无人侦察机。这些个各式各样的飞机有苏联援助的,缴获美国和国民党的,还有自主研制的,看着还是蛮令人震撼的。

      军博的大厅里停着不少玩意儿,什么强-5啊,歼-5、歼-6、歼-7啊,轰6啊都有,还有一个用被防空导弹击落的敌机残骸复原出来的无人侦察机。这些个各式各样的飞机有苏联援助的,缴获美国和国民党的,还有自主研制的,看着还是蛮令人震撼的。

——王智超

投稿 /陈辛、王智超

编辑 / 陈辛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