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过的苦,她也得吃”,母亲带孩子旅游故意买站票,评论区翻车了!

“我吃过的苦,她也得吃”,母亲带孩子旅游故意买站票,评论区翻车了!

2023-08-17 14:44:21  浏览:47  作者:管理员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每一个家长都想尽自己所能给学生最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条件,努力挣钱给学生更好的生活。


不少家长担心学生从小没吃过苦,会形成娇生惯养的性格,以后无法独立生活。

便有意地让学生吃一些苦,美名其曰锻炼孩子。

近日一则视频在网上引来很多讨论,评论区不少人对母亲的做法表示不满。

认为其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她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我吃过的苦,她也得吃”,母亲坚持买站票,苦难教育是否必要

如今交通越来越便利,很少人出行会选择乘坐绿皮火车。

车上人多拥挤,饭味汗臭味烟味再加上嘈杂的说话人声,真是让人分分钟抓狂。

多数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出行都会尽量避免选择火车,为了有一个好的出行体验。

但是这位妈妈出行时执意选择火车,还给学生买了站票,让人不解。


视频中学生在过道中靠着,显得十分疲惫无助。

母亲却配文道,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这次收获了几个白眼,下次继续。
可以看出是故意给学生买站票,认为这种方式可以磨练学生意志,并且沾沾自喜。


面对评论区质疑的声音,母亲更是直接回怼道,我吃过的苦,她也得吃。

让学生吃一些没有必要的苦,认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从而奋发图强好好学习,是一些家长信奉的教育理念。

该母亲的言论颇有嫉妒自己孩子凭什么不用吃苦,能享受到如今的幸福生活的意味。

通过让学生坐绿皮车,看女儿受自己受过得苦,以此得到某种宽慰。

不少家长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是吃苦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受穷吗?

坐无座火车,忍饥挨饿都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导致的,这并不是学生能吃苦的体现。

很多家长信奉苦难教育,是因自己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认为正是这段苦日子才让自己有了现在的成就,

但实则不然,改变命运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靠的是勤劳的双手,而不是曾经吃过的苦。


没有必要去感谢苦难,甚至强迫学生自讨苦吃。
家长教育学生重点应落在通过自己改变人生,而不是学会吃苦上。

苦难教育是否必要,吃苦便能磨炼意志?

本以为苦难教育是以前家长的理念,如今家长讲究科学养娃,会摒弃这一理念,没想到这件事并不是个例。

有一学生在评论回复道,自己妈妈下暴雨都不开车送她上学,自己打着伞浑身都湿透了,妈妈说这是要她吃苦锻炼,

但是却会送弟弟,说男孩子懂事晚。

家长信奉苦难教育,可能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导致学生自卑敏感的性格,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好的事物。

到了社会很可能被别人小恩小惠所收买,那就得不偿失了。

一些教育专家也愿意宣传苦难教育。

一教授在某次演讲中说,“羞辱打压都得经历,少哪一锤子你孩子都是次品”,此观点让人不敢苟同。

家长盲目地打压学生,是可能让学生努力学习,获得短时间的成就,但是长久来看。

学生拥有反抗的能力之后,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反抗家长而反抗,将自己的前途于不顾。


我们教育学生一直在说面对困难不要退缩,是因为苦难无法避免,

而不是能给学生带来好处,更没有必要制造苦难让学生面对。

求学的道路很苦,家长可以劝诫学生不要害怕困难,努力拼搏,

但是买站票、淋雨上学这种苦真的没有必要让学生吃,对学生的成长毫无意义。


家长挣钱辛苦,不需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知道感恩,

毕业之后学生独立生活,见识到工作的高压和生活的不易,自然会明白父母为自己提供好的生活背后付出的努力。

写在最后

苦难教育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教育方式,过度的苦难可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学习。

家长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一个阳光积极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童年可以说是人生中唯一不用吃苦的阶段,家长不妨让学生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家长也不应该将学生出现的问题,直接归咎为生活太幸福,没有吃过苦,

如果学生学习不努力,不妨从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找问题,对症下药,

而不是认为学生吃点苦就好了。

学生接受教育是为了通过自己努力摆脱苦难,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不是去自讨苦吃,苦难从来都不是勋章,靠自己双手战胜苦难才是学生应该学习的事。

评论区

共 0 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