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名单》,其中“大理市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和“丽江古城景区”榜上有名。
崇圣寺三塔,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包括三塔和崇圣寺两大部分。崇圣寺三塔是一组唐宋的群塔,大塔居中,二小塔稍后,互成鼎足之势。主塔,又名千寻塔,耸立在带石勾栏的两重台基之上,塔高
崇圣寺三塔主塔千寻塔修建的时间,按《南诏野史》记载及专家推测,应该在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间(约836年至846年间),即南诏时期。南北两座小塔建于宋朝(约937年至1253年间),即大理国时期。
崇圣寺三塔修建以来,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风雨雨,特别是主塔千寻塔,已经在苍山洱海间耸立了1200多年。其间,经历过有资料可考的地震30多次,甚至有“大理古城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的大地震”, 三塔依然挺立在大理的土地上,成为“永镇山川”的完美风景,也成为了大理的标志。
崇圣寺占地600亩,建筑面积
徐霞客曾经在他的游记中这样记载:“是寺在第十峰之下,唐开元中建,名崇圣寺,前三塔鼎立,而中塔最高,形方,累十六层,故今名为三塔。塔四周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对,势极雄壮。” 1962年,郭沫若来到大理,游览大理三塔以后,感叹:“三塔矜高古,回思贞观年”。
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已经成为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成为大理文化和旅游的第一名片。
(图片拍摄于之前;欢迎分享,欢迎转发;更多美好,请继续关注微信公众号“藤青的小屋”)
近期文章导读:
下一篇:迎新特辑 | 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