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人、广德事、广德新闻就上我爱广德网!

广德历史

当前位置:首页 > 广德历史

第二节 农业区划

广德在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的分区中,属于第五大区——长江中下游区的第四亚区,即江南丘陵山地农林区。1981年4月,县农业区划办公室成立。1982年10月,完成了《广德县粗线条综合农业区划报告》。全县分为三大农业区。
一、南部低山林竹粮茶桑牧区
范围位于县境南部,包括柏垫、凤桥、四合、杨滩、月湾、独树、石鼓、同溪、桃山、梨山10个乡的全部和花鼓、誓节、清溪、卢村、东亭5个乡的一部分。土地面积150.9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6.5%。其中山场120.28万亩,耕地面积12.3万亩;人口17110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78%;人均7亩山地,0.72亩耕地。
自然经济条件整个地貌以低山、丘陵、山间盆地为主。海拔高度400米以上,成土母质多为粉砂岩、泥质页岩以及花岗岩类的风化物。土壤属黄红壤亚类,呈酸性,含砾量多,保水保肥性差。年平均气温12.3~15.4℃。大于、等于10℃的积温3600至4900度。由于群山耸立。海拔相对较高,常年平均气温比中部要低3℃以上。农事季节比中部要迟7~10天。
生产现状本区以粮、茶、桑为主。因盛产竹、木、板栗、漆,副业收入比重大。总收入中,副业占36%,种植业占31.7%,林业占26.6%。
种植业以粮为主,油菜、小麦面积较小,花生、芝麻也有种植。在总播种面积180768亩中,水稻播种159490亩,油菜9031亩,麦类17767亩。
水稻生产为单、双季稻并重。东部以单季稻为主,西部双季稻面积较大,旱地主要种植小麦、油菜、花生、芝麻、玉米、山芋等。
本区土地面积大,植被多样,适宜发展畜牧业,四季都可放牧。
区内群山起伏,光照少,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有利于茶叶生产,成茶香浓味醇,甘美爽口,是广德优质茶的重要产地。全区茶园面积17353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50.3%。1983年产茶19.4万公斤,占全县总产量的41.4%。
蚕桑生产在全县占有重要地位。全区1983年桑园面积达1.2万余亩,占全县桑园面积的70%,产茧12.68万公斤,占全县产茧量的77%。四合乡的蚕桑生产起步早,面积、产量、质量均居全县首位,已成为蚕桑生产和加工的重要基地。
农业发展方向该区为全县两大水系、29条支流的发源地,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关键地区,关系到全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因此,要大力植树造林,种植牧草,控制水土流失,西南部要继续种好双季稻,东南部要抓好夏秋两熟,蚕桑、茶叶、食草动物(主要是牛、羊、兔)应作为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项目。
二、中部浅丘畈粮油牧经济作物区
范围位于县境中部,包括双河、邱村、高湖、赵村、流洞、彭村、杨杆、苏村、桃州9个乡镇的全部和清溪、卢村、东亭、誓节、花鼓、下寺、山北、砖桥、新杭、独山10个乡的一部分,计19个乡镇,146个村。土地面积139.9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3.11%。其中耕地面积31.3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8.69%。农业人口214475人,人均占有耕地1.46亩。
自然经济条件本区海拔最高为4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其中沿河畈区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50米,岗地为黄红壤,水稻土多为潴育型亚类,肥力较高,质地重砂,通透性较好,微酸至酸性反应。年平均气温14.7~15.6℃,大于等于10℃的积温为4660~5018度,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
农业生产现状本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县内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收入占总收入的82.2%,林、牧、副、渔等占17.8%。
种植业以稻、油菜、麦为大宗,经济作物面积也较大。在总播种面积481368亩中,水稻播种面积405927亩,油菜播种面积28183亩,麦类43092亩。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油菜面积上升很快,小麦面积逐年减少,油菜生产对于活跃本区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水稻生产以单季稻为主。实行油(麦)——单季稻一年两熟,和少量的油菜——稻——稻三熟制。单季稻占54.83%,双季稻占39.22%。畜牧业以猪和禽为主,大牲畜为役畜,生猪、水禽、水产养殖均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县内商品猪、禽、蛋、鱼、菱、藕等绝大部分出自本区。
本区亦为广德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西瓜、中药材、烤烟、甘蔗、麻类都有生产,种植经济作物已成为部分农民致富的重要门路。
1983~1984年连续两年的特大洪水,对河流、渠道破坏严重,农田灌溉条件差,两大河流的下游,更是易旱易涝。成为本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
农业发展方向本区自然条件适宜性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要治理河道,疏通沟渠,提高旱涝保收能力,抓好粮油生产。同时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充分利用荒坡、水面,发展畜、禽和水产养殖。
三、北部高丘竹桑粮区
范围位于县境北部,由下寺、山北、砖桥、新杭、独山5个乡的部分村,计22个村组成。土地面积33.8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41%,耕地面积2.0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4%,农业人口33973人,人均占有耕地0.59亩。
自然经济条件本区海拔最高400米,相对高度大于100米,山丘连绵起伏,山多田少。土壤多为黄土、石灰土和白砂土,质地粘重,土层浅。黄土、白沙土呈微酸至酸性反应,石灰土呈碱性反应。耕作土壤主要是水稻土。年平均气温13.1~14.7℃,大于、等于10℃的积温4160~4660度,年降水量1100毫米。
农业生产现状本区田少人多,光热资源较好。在农、林、牧、副、渔五业中,以农业、副业为主,分别占总收入的57%、36.7%。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其次是麦类、油菜,各占本区播种面积的81.7%、10.9%和4.7%。水稻生产以双季稻为主,搭配种植麦(油)——单季稻,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都以早、中熟品种为主。
多种经营除副业外,蚕桑生产为大宗。
农业发展方向本区农业资源丰富,应重点抓好水稻生产,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稳步发展蚕桑生产,多养牛羊,扩大副业生产门路,增加经济收入。
广德县农业区划一览表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